今年甲午年有兩個九月,當然一個是常規的九月,另一個就是閏九月了。今年這個閏九月在這一百年間只出現一次,所以真是非常難得的! 談到閏月,大家就會聯想到雙春和盲年,原來三者是有關連的,而且是因中國的曆法計算,而生出的名詞。

讓我們先了解中國曆法,現在的中國曆法是陰陽合曆,就是一個陽曆加上一個陰曆變化出來。在陰陽合曆中編排著廿四節氣丶季節,都和氣候有很密切關係,用以給經營農事作參考,因此又稱為「農曆」。

陽曆是跟據地球環繞太陽運行軌跡而編製,地球環繞太陽運行一周,為之一年,而一年大概就有365或366日。據學者考證,在戰國時期,他們的太陽曆是一年十個月,以天干為名,每月三十六日,分三旬,旬便以地支為名,十個月共360天,再加上5或6天不入干支的「廢日」,這樣一年就如現在一樣有365或366日。

陽曆以二十四節氣平均攤分一年的日子,兩個節氣就相隔‭ ‬(365.2422天(一年)‭/‬(除)24節氣‭=‬15.21845日)大概15日。二十四節氣又可分為「節氣」和「中氣」,一年裏有12個節氣和12個中氣‭(*‬1‭)‬,中氣和節氣是相間地排列,而12個節氣將一年分為12個節月,每個節月包含了一個節氣和一個中氣,節氣是節月的起點,而中氣是節月的中點。

陰曆是根據月球環繞地球公轉所需的時間而編定出來,月球環繞地球公轉一周需時約29.5306日,而在這29.5306日內,月亮顯現出一個有規律的盈虧圓缺之變化,所以從滿月到下一個滿月,稱之為「朔望月」,十二個「朔望月」便組成一個農曆的一年。 也因陰曆是按月亮的盈虧變化來制定的。一個朔望月的週期是二十九或三十天,年的長短只是月的整倍數,與回歸年無關。月也與四季寒暑無關。大朔望月30日,小朔望月29日‭(*‬2‭)‬,一年共354天,比陽曆少了約十天21小時,如這樣相差下去,今年春節在冬天,十六年後便會在夏天過春節。

為了要協調陰曆和陽曆互相要一致,早在戰國時已經實行「三年一閏,五年二閏,十九年七閏」,《漢書·律曆表》載:『朔不得中,謂之閏月』,閏月的擺放是根據二十四氣節來定,那個沒有中氣的月份便是閏月,閏月前一曆日是何月即為閏幾月。在閏月年時陰曆有13個月‭(‬384日‭)‬,閏月的天數與正常月份天數一樣,為29或30天。而閏年郤是陽曆中的一種現象,固定在二月,比平年加一天‭,‬變成了29天。

凡農曆閏年都包含二十五個節氣,其中兩一定個是「立春」,而當那個農曆年只有二十三個節氣,而無「立春」,便稱為「盲年」,雙春年和「盲年」是緊密相連,當今年是雙春年,明年便會是「盲年」。在十九年一個周期中,雙春年和「盲年」各佔七年,而單春年僅有五年。

「置閏月」未必就造成一年兩個「立春」,或沒有「立春」‭,‬但「置正」的位置就出現了這個問題,「置正」即以那一個月為正月。從歷史記載來看,這種「置正」計算方法比較複雜,‭,‬如在夏朝以寅月為正月,稱為建寅;商朝以十二月為正月,建丑;周朝以十一月為正月,建子;秦朝以十月為正月,建亥。而漢朝建立,初承秦制,以為得水德,亦建亥;後來到武帝時,改成夏曆,以寅月為正月。 不同「置正」,就造出不同的新年起點,以十月、十一月、甚至十二月「置正」為歲首,都不可能出現‭ ‬「雙春」或「盲年」,只有以現在的正月建寅時,才會發生這個情況。所以「盲年」無春,並不是從來就有的,也不是什麼曆法都有的,它是人為安排的結果,與天數無關,與大運無涉。

註‭*‬1‭ ‬十二節氣‭ :‬‭ ‬立春、驚蟄、清明、立夏、芒種、小暑、立秋、白露、寒露、立冬、 ‭ ‬大雪、小寒。十二中氣‭ :‬‭ ‬雨水、春分、穀雨、小滿、夏至、大暑、處暑、秋分、霜降、小雪、 ‭ ‬冬至、大寒

註‭*‬2‭ ‬每月的初一就是合朔的日期,根據先後二次合朔所包含的日數,確定前月的大小。 ‭ ‬如從一個合朔到下一個合朔的間隔是30天,當月便是大月;只隔29天,便為小 ‭ ‬月。